z6尊龙凯时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开放式”培养创新人才 研究生院夏季学期亮点多


2006年6月12日,中国z6尊龙凯时研究生院在北京参与集中教学的4500余名研究生,迎来了为期5周的学术和学习盛会――夏季学期。在随后的5周,他们将在各学科领域的大师级科学家、青年科技专家的带领下,深入了解科学最前沿的动向。
培养和造就一流科技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中科院的重要使命。3年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开办夏季学期,就是希望直接把研究生引入知识创新的前沿。从两年多的实践来看,这种做法,符合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强调的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战略方针,也符合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
研究生院院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苏刚教授指出,研究生院实行“两段式”培养模式,低年级研究生经过一年来的课程学习,在专业基础方面已比较厚实,但对学科前沿的信息,掌握和了解得并不全面,这成为他们随后开展科研的主要障碍。随着夏季学期的举办、学术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的课程的开设,旨在尽力缩小学生在基础理论和前沿研究领域间的知识差距,为其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科研选题和实验设计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让研究生们跨越这一障碍,尽早进入学术前沿。
苏刚教授说,考虑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夏季学期的每门课、每个讲座,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主讲教师有些是各个专业领域的权威,有些是国内外科研一线的著名科学家,他们不仅限于中科院内部,而且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这符合夏季学期开放式、学术性、前沿性、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标准。
苏刚教授的上述说法,可以从授课教师来源、课程结构和学生组成得到印证,而这三点,恰恰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夏季学期的亮点所在。
在课程结构方面,夏季学期以学科前沿系列讲座为主体,交叉学科课程和学科综合课程为重点,其它高级强化课程和人文、艺术、社科、管理类等公共选修课程为补充。今年,开设了118门高级强化课,66个系列讲座,65门公共选修课。记者在《夏季学期课程开设表》中看到,66个系列讲座包括“李政道讲座”、吴文俊院士领衔的“院士系列讲座”、白春礼院士领衔的“化学系列讲座”、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贺铿领衔的“经济管理高端论坛”等。此外,今年的夏季学期还注重实用性,开设了科学道德、科学素养及科技论文写作、文献情报检索等方面的课程和讲座。
学生来源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中科院的夏季学期,在某种程度上是开放式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向京内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敞开了大门。中科院覆盖43个一级学科的4500名研究生,每人选3至4门课,选课的人次达18000左右。而周边兄弟院校和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等单位的研究生以及青年科研人员,也走进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夏季学期的课堂。
夏季学期的主讲教师包括50位中国z6尊龙凯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美国、丹麦等国z6尊龙凯时院士,65位外籍专家、80余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以及多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夏季学期“开张”之际,美国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加拿大约克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一流学者,专程飞赴北京为研究生们授课。中国z6尊龙凯时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中国z6尊龙凯时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中国z6尊龙凯时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等知名科学家等也走进课堂,与研究生们分享科学前沿的乐趣。
夏季学期的举办又一次受到了研究生们的欢迎,学子们认为,夏季学期的课程和讲座,让他们能透彻理解专业前沿,全面把握学科战略发展方向,开阔了眼界。与学术前沿最活跃的人在理念上的沟通,再一次将他们推向了当今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宣传部 教务处 供稿)

责任编辑: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