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6尊龙凯时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加强图书服务体系建设 满足师生文献信息需求

    编者按:高校图书馆与师资队伍、实验室并列被称为现代大学的三大支柱。在美国,图书馆更被人们视为大学的心脏。2002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研究生院教学资料中心借鉴国内外先进图书馆的管理经验,建立并完善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以满足师生教学和学习的基本需求。近日,学校召开了师生座谈会,大家就图书资料的建设问题提出各自的建议和意见。针对这些建议和意见,教学资料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他们关于图书资料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和设想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加快教学资料中心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努力为教学工作服务。


    加强图书服务体系建设 满足师生文献信息需求


    作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图书馆在玉泉路园区的重要补充和协作部门,教学资料中心不断加强自身资源建设和提升服务能力,为全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信息服务与支撑保障。
    一、认真听取学生意见边整边改
    教学资料中心本身的图书资料相对较少,尤其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图书资料。针对此问题,2005年4月11日,教学资料中心在其各出纳台上分发“读者需求情况调查表”,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对相关学科领域图书资料的实际需求。目前共回收学生读者信息反馈113份,分属38个不同的学科专业。具体统计为:第一,有79人经常登录教学资料中心主页,并使用在线数据库,有13人不使用其在线数据库。第二、对于教学资料中心的中文图书使用情况,有15人认为能满足使用,有89人认为不能满足使用。此外,有13人认为教学资料中心的学科专业中文图书可以满足使用,有87人认为不能满足使用。第三,读者要求增加政治、法律、军事、医药卫生、航空、航天、艺术、生态学、化学、自然地理、人文哲学等方面的文献。
    根据上述需求,教学资料中心尽量予以解决,对于有实际困难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给予解释说明。4月18日,教学资料中心专门邀请五名同学一同前往新华书店总店,重点采购了人文社科方面的图书。这次采购图书活动共采集314种,595册图书,目前,这批中文图书已经上架借阅。随后,另购一批军事类等方面的图书也已上架借阅,两类图书共计675册。
    教学资料中心的中文期刊于每周一送来,进行数据处理后,最迟在每周三上架,供读者阅览。外文期刊由于邮寄时间较长等原因,虽然要比中文期刊上架晚,但仍会在“第一时间”处理完数据,及时上架。
    教学资料中心五层的流通书库是开架书库,其功能主要是以“借还图书”为主,该书库的8个座位是专为读者挑选图书方便而设置的。读者专门阅览图书时,在办理完借书手续后,可在教学资料中心二层读者自习室阅览,该自习室有40个座位可供阅览。
    二、加强网络资源服务
    今年,教学资料中心参加了CSDL(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和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集团采购,购买了Springer、Elsevier、ACM、Nature、Kluwer等使用权,自购了2005年清华同方的“中国期刊全文镜像数据库”,开通了Central European Science Journals、CSHL Online Journals、NRC Online Journals、中文科技期刊VIP维普、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9个专集(1997年至2002年)、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EI、CAS、PQDD.B(文摘)、BP、INSPEC、ISTP、JCR、DERWENT、CCC、Knovel、超星数字图书馆数据库、书生数字图书馆15个专题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库、Springer电子图书(丛书+LB)等服务。另外,教学资料中心还将陆续与文献数据库发行商或提供商联系,进一步拓宽网络资源服务渠道,逐步增加一些新的文献数据库,2005年6月补订了“中国期刊全文镜像数据库”2003年和2004年的数据,以进一步满足读者对网络信息服务的需求。
    三、尽快开通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2003年,教学资料中心参加了CSDL(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馆际互借服务系统。但由于技术、工作人员频繁变动等原因,一直未开通服务。2005年4月21日,教学资料中心已就此事与院文献情报中心协商,争取尽快开通“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教学资料中心将结合师生座谈会上同学们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加强更进一步的图书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在网络化建设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更加可喜的成效,将教学资料中心建成一个高水平的“教学图书馆”。





    (教学资料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