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z6尊龙凯时研究生院教学委员会 2003年8月20日
近日,研究生院教务处组织全院学生通过网络对本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了调查。绝大多数同学对研究生院的建设与发展非常关心,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或意见,尤其是对“非典时期”的教学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一、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面对 “非典”疫情,研究生院采取果断措施,在第一时间成立了非典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全院师生抗击非典,取得了“零感染”的成绩,部分老师还冒着危险坚持课堂授课。同学们认为,“学校在非典时期所作的工作是灵活而且高效的,最大程度地维护了教学秩序,使教学效果得到了保障。多谢学校为我们做的一切!”
“虽然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但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放松要求,还创造性地开辟了空中课程、草坪课堂,让我们不但平安度过这段非常时期,而且保证了正常的学习进程。部分老师还冒着危险给我们上课,让我们深受感动,谢谢老师们!”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对的,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学校采取的措施是很及时的,在我们学校没有发现非典病例是由于措施及时的好处,学生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是学校领导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就,我们为此骄傲,为此自豪,我们会一直记住这个有意义的一年的研究生院的学习的。”
二、教学方式改变有得有失
从4月21日起,研究生院调整了教学方式,选课人数在40以上的课程和非专职教师讲授的课程暂停课堂授课,由主讲教师通过网络、电话、黑板以及公告栏等布置作业、辅导答疑的方式进行。对此同学们在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非典时期,教学方式的改变,采用网络教学、自学写读书报告等方式挺好,学校根据特殊的事情制定了特殊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因为非典影响教学,而且我觉得自学也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
“有些社科类大课,譬如科学技术史,少了老师的精彩讲解,感觉损失很大;一些前沿类的课程,如理论声学,课时减少,使学生无法更多地跟踪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损失亦是很大。”
“没法听院士的教诲,深感遗憾!我们京外所的学生回所后还能听到学校下届学生的课程是我最大的心愿!”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学能力
注重对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非典”时期教学方式的调整,正是对研究生院这一教学思想和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检验。“自学与讲授相结合更好,给学生更多时间思考,老师有针对性的答疑效果更好。平时也可采取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总的来看,这学期的教学是成功的。我们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如网络教学、室外教学和小班上课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应该推广。”
“很有意思,有创新性,反正大家能学到东西就是目的,学习方式当然有创新才能更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以后可以大力提倡。”
“非典时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回味已讲授的课程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这很好,希望学校能够多多采取这种教学方式。”
四、网络资源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发挥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的优势,是研究生院基础建设的重要方面。非典时期,为了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研究生院教务处、网络中心和微机房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做到了全天候开放。部分学院系还对没有电脑的宿舍配备电脑,方便同学们学习。对此,部分同学建议,研究生院应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增加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老师们把教学计划放于网上,便于学习与老师的交流,以网上教学更方便,希望能进一步改善同学们的上网条件,加强网上学习。”
“非典时期的许多做法值得称道,比如小班上课,加重了老师的负担;草坪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相比之下,我感觉网络教学效果更好,只是像我们在玉泉公寓的同学不太方便,作为全国一流的研究生院,网络资源应该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实际上,并不是只在疫情期间才能利用多种方式教学,以后的教学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一个老师的教学优秀,可以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录制,放在网上,进行远程教学或者同学自己课下分析。课件和教学录像不仅仅对玉泉路园区开放,使京外的同学可以不断更新。”
研究生院对同学的意见非常重视,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灵活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教务处供稿 责任编辑:张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