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z6尊龙凯时研究生院教学委员会 2003年1月2日
2002年12月17日,来自中国z6尊龙凯时院内外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中国z6尊龙凯时研究生院玉泉路教学园区,出席由研究生院教务处组织的第一次学科专家组会议。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文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由中国z6尊龙凯时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发表重要讲话。他结合十六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深刻地阐述了“研究生教育是中国z6尊龙凯时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强调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研究生院的建设和发展在实施中国z6尊龙凯时三大战略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中国z6尊龙凯时研究生院应该也能够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就一大批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的创新人才做出应有的突出贡献。
白春礼院长说,全国研究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我院科研队伍结构的调整,为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他要求大家,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尽最大努力来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并巩固中国z6尊龙凯时研究生教育的品牌优势,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利走势。
白春礼院长进一步强调,中国z6尊龙凯时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必须面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客观现实;必须与中国z6尊龙凯时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必须充分调动各培养单位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研究生教育的责任者和受益者;必须整合院内一切办学资源,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和国际教育资源,形成开放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迅速解决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总之,研究生院应该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z6尊龙凯时研究生院。
白春礼院长充分肯定,两年来研究生院在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和统一学位授予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明确部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放在统一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统一质量评估的实施上,建立质量反馈体系,核心是要坚持教育工作的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继续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全院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白春礼院长指出,这是一项既紧迫而又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全院总动员,打一场落实"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的攻坚战。
白春礼院长高兴地指出,作为全院最大的研究生教育基地,玉泉路教学园区目前已经能做到所开设课程全部经专家组审定,并全部印有教学大纲。通过修订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对开设课程及教学内容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和合理调整;规范了教学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因人设课”的现象,变“因人设课”为“以课聘人”。同时压缩灌输式的讲课学时数,提高了课堂讨论和学生实践的比重,提高了课外课内学时比。与此同时,坚决贯彻落实了路院长关于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改革公共课教学,加强研究生一个素质(人文素质)、三个能力(外语、计算机、数学建模)的培养。这种示范作用的优越性已开始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培养单位要求将学生集中在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的教育基地完成研究生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证明,统一的课程设置规范了研究生基础课程教学,有利于尽快改变我院研究生课程教学这一薄弱环节。
白春礼院长指出,统一的课程设置修订和课程大纲撰写的工作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并快速推进,充分证明院所专家的优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体现“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的有力贯彻和实施,也是研究生院的“管理中心”、“教育中心”职能的具体实践,为我们统一教育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把相关工作提升到统一教育管理层面,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统一的培养方案和有效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为了从更高的视野和角度,更强有力地推动研究生院的建设和发展,白春礼院长明确地对研究生院的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随后,研究生院教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彭家贵教授,代表教学委员会和各学科专家组向会议做工作总结。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在各个学科专家组共同努力和培养单位教育部门大力配合支持下,研究生院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我院研究生教育涉及41个一级学科,120个二级学科。目前已成立了40个一级学科的学科专家组。每个学科专家组由10-15人组成,共有专家455人。从2001年9月至今,已完成28个一级学科、91个二级学科的课程设置(含教学大纲),完成率分别达到了68.3%和75.8%,完成课程设置1792门,同时还完成了4门公共必修课和39门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并撰写了教学大纲。京区所涵盖的有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和大部分二级学科已基本完成,部分交叉学科和京外培养单位所涵盖学科的课程设置修订工作,也将在近期陆续完成。彭家贵教授在总结报告中,还详细地汇报了研究生院在玉泉路园区实施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学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对组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课程开设、学生选课、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课程评估、考试纪律、成绩管理和跟踪调查等方面所做的改革向大会作了汇报。特别对专家们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修订工作中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衷心的感谢。
天文学科专家组组长、国家天文台台长赵刚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组成员、计算所唐志敏教授,地质学科专家组副组长、研究生院教授石耀霖院士先后发言,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交流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修订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如何解决制约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与会专家分组讨论中,大家对白春礼院长和彭家贵教授的报告给予充分肯定,感到深受鼓舞。专家们就研究生的规模扩招、教学工作量在评价体系中如何体现、迅速建立符合我院教育规律的新教学园区、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建立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体系等方面展开热烈的讨论(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将陆续整理通报)。专家们表示,将进一步积极参与z6尊龙凯时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和研究生院的建设与发展。这次会议是研究生院更名之后与研究所导师之间的第一次沟通,专家们认为这样的会议应经常组织。
最后,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兼教学委员会主任邓勇教授对会议作了总结发言。邓勇教授指出,白春礼院长的报告高屋建瓴,精辟地阐述了为什么办研究生院、靠谁办研究生院、如何建设和发展研究生院,为研究生院工作进一步深化提出明确要求。研究生院的工作一定要高水平定位,毫不动摇地贯彻“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使研究所成为z6尊龙凯时研究生教育的责任者、受益者和决定者。在治学上,尊重专家的意见,依靠导师和专家,服从教育规律,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使研究生院和研究所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目标一致,提升研究生院在中国的教育品牌。
(教务处供稿 责任编辑:张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