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尊龙凯时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研究生院第六次举办夏季学期 开放式培养创新人才

2009年6月8日,研究生院2008-2009学年夏季学期正式开课,北京参与集中教学的4700余名研究生,利用五周的时间,在各学科领域的大师级科学家、青年科技专家的带领下,深入了解科学最前沿的动向和学科发展方向,对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科研选题和实验设计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同往年一样,今年的授课教师依然大师领衔、名家荟萃,包括51位两院院士、170位“百人计划”学者、118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位“长江学者”、25位世界排名前50名大学的著名学者以及来自培养单位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科研一线主讲教师771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遥感所李小文院士、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度院士、宁波大学校长严陆光院士及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首席科学家黄锷院士等均参与授课。
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科前沿系列讲座为主体,交叉学科课程和学科综合课程为重点,其它高级强化课程和人文、艺术、社科、管理类等公共选修课程为补充。共开设课程243门,包括心理学进展、生命健康与中医养生、人类演化研究新进展、现当代艺术、纳米与生物技术前沿、基因组学实用技术、新能源技术进展、中国大科学工程装置、经济管理高端论坛等104个系列讲座,居群遗传学研究、计算地震学等92门高级强化课程以及西方建筑艺术史、英文论文的撰写与投稿等42门公共选修课和5门其他课程。共有19669人次参加了夏季学期课程的学习。
课程的前沿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资环学院“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进展”系列讲座,主讲人分别为中科院院士汪集、美国得州A&M大学教授詹红兵、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Lanbo Liu、中科院院士王浩。管理学院开设的“经济管理高端论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作为主讲人之一,解读了我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引入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数据,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以及国际普遍关注的金融危机问题,深入浅出,引起了广大同学的浓厚兴趣。
今年学术道德与科研方法类课程也受到研究生们的欢迎。中科院基因组所研究员于军主讲的《生物专业英文论文写作基本方法与技巧概要》、研究生院生命学院教授王嵬主讲的《英文论文的撰写与投稿及实例分析》等课程,及时满足了研究生们的迫切需求。
2009年,夏季学期已进入第六年。六年来研究生院一直以“开放式、学术性、前沿性、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作为标准,精心设计每门课、每个讲座,尽力通过夏季学期的教学缩小学生在基础理论和前沿研究领域间的知识差距,努力将研究生引入知识创新的前沿。
“培养和造就一流科技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中科院的重要使命。研究生院实行“两段式”培养模式,低年级研究生经过一年来的课程学习,在专业基础方面已比较厚实,但对学科前沿的信息,掌握和了解得并不全面,这成为他们随后开展科研的主要障碍。夏季学期的举办,学术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的课程的开设,目的就在于帮助研究生们跨越这一障碍,尽早进入学术前沿。
六年来,夏季学期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授课方式深受研究生欢迎,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将进一步因需而变、创新发展。正如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教授所说,研究生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夏季学期的学期制度安排和教学组织工作,符合这一使命。今后,我们要与100余家培养单位共同努力,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选聘优秀师资,加强教学管理,适应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趋势,更好地促进研究生的成长成才。
(教务处 供稿)

责任编辑: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