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尊龙凯时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转变观念、改进作风,踏踏实实做好课程设置工作──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做好课程设置工作的体会

中国z6尊龙凯时研究生院教学委员会 2002年09月18日

“三统一、四结合”是中国z6尊龙凯时研究生院的办学原则和方针,办好新的研究生院离不开各培养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作为研究生院的二级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做课程设置的工作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只有“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才能做好课程设置工作,推动“三统一、四结合”的进程。
修订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是研究生院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需要各培养单位教育管理干部、专家们的共同参与。去年下半年刚开始这项工作时,我们开了三、四次会议,效果很不理想,除了几个在玉泉路教学园区上课的研究员碍于情面勉强参加,草草应付一下外,大量资深的研究生导师和专家并不重视与理解这项工作。
对此,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了反思,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得不到培养单位的理解与支持,主要是因为我们自己还以过去狭隘的小研究生院的观念来开展工作,却要求培养单位的同志在新观念下开展工作。通过反思,我们认识到,研究生院是大家共同的研究生院,“三统一、四结合”的落实需要研究所的同志转变观念,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必须先转变观念,我们是教学中心与管理中心,但更是服务中心,只有为各培养单位更好地服务,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转变观念后,我们就从新的视角上开展工作。比如,从会议的发起、主持人、开会地点、时间安排等,均以占专家委员会多数的研究所为主,并积极与研究所教育管理干部和主管所长沟通,让他们也认识到,课程设置事关研究生培养全局的大事,也是培养单位的大事。研究生院本部相关人员作为会议召集人,是为整合各研究所众多专家资源为一体做服务工作,是为中国z6尊龙凯时、以及各个研究所可持续发展而工作。
观念转变了,工作效果就大不一样。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召开的第4次课程设置研讨会,彻底改变了与会人员的组成,大量研究生导师们参与进来。讨论的内容也从过去简单地对本部提出的设置方案提提意见,改为比较全面认真地考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要求。在讨论会上,对原本以为基本可以交付印刷的三个二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提出了比较大的改动建议,共调整课程19门、调整课时16门、新增课程4门。
软件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建议,在软件专业基础课中增加《统计学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得到比较广泛的响应。由于暂时没有合适的教师,该研究员表示,撰写大纲和联系教师的事情,他可以来做。培养单位开设的一些比较前沿的专业课,如计算研究所开设的《分布式系统集成与构件技术》,过去只允许本所学生选学,经过讨论、协商,现在可供所有的研究生选学。为了扩大学生的受益面,有一些课则改在玉泉路教学园区授课。
经过这些实质性的调整,课程的设置与开设逐步趋于合理。“统一教学管理”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仅仅转变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改进工作作风,真正从“服务”的角度入手,为各培养单位提供好服务,才能使“三统一、四结合”的理念为大家所共同接受,使办好新的研究生院成为我们共同的事业。
在与研究生导师的交往中我们发现,由于我们的有些工作不到位,部分导师与专家对研究生学位课、基础课、专业课、交叉学科课的学分要求并不清楚;对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定义、用途、选课要求等也不太清楚,这样很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我们便积极找相关职能部门,明确界定有关规定,或写出专门的解释性材料,送给相关人员。对专家委员会成员和资深研究生导师,由于时间冲突或其他原因未能参加有关会议的,我们及时将材料送去,并收集他们的意见,对重要意见还要发函征求其他专家的意见,或者在下次会议上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及时反馈。这样服务工作就做的比较细致了,专家们通过我们做的这些具体工作,切实感受到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同时对每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很了解,对我们的工作也就能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配合。
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每两年一次的修订制度有待建立,“三统一、四结合”也还有其他更多的内容和工作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去挖掘。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观念转变了,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加强服务意识,就一定能把“三统一、四结合”落到实处,做出应有的成绩。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林春供稿 责任编辑:张兆华)

责任编辑: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