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6尊龙凯时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计算学院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计算学院)定位于培养IT相关领域中高层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目前开设有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和集成电路等五个专业领域的工程硕士,主要招收与培养相关专业的在职与全日制工程硕士。
    按照研究生院2009年教学改革总体要求,计算学院认真部署了各工程领域的课程体系改革事宜,明确了计算学院的改革目标,即应致力于提供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教育项目,强调理论与实务、技术与管理、科学与人文并重,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学院组织开展了广泛调研、听取了各方建议,为各项教学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组织广泛调研,加强教学研讨

    2009年7月12日,计算学院组织专业核心课任课教师举行了春季学期教学总结与教学改革研讨会,21位产业界专家、研究所研究员与国外大学教授参加了会议,这样的师资构成对于培养实用型高端IT技术与管理人才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会议通报了2009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教学改革相关事宜,并就计算学院教学改革计划与实施细则进行了深入研讨。会上,计算学院负责人介绍了教育改革的思路,对于专业与课程设置,将按工程领域和专业设置组织调研工作,结合产业用人需求和知识体系特点,拟定各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和知识地图。知识地图给出课程依赖关系,并结合职业发展路线给出课程选修路线,通盘考虑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等,建立起不同专业方向、甚至不同工程领域之间的潜在关系。
    经过按专业领域分组讨论,会议确定除英语和学科基础课外,大部分专业核心课将进行共性知识与个性内容的比例调整:如60学时课程调整为40+20模式,其中40学时作为公选,适合不同背景的学生,强调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20学时则作为实验或讨论课,加强课堂互动讨论。在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开设上,增强管理类和人文类课程开设力度和覆盖层次,为同学们提供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另外,学院将通过与国内外成熟机构合作,加强课程体系与职业资质认证接轨。

    师生座谈:广开思路,教学相长

    2009年6月20日,计算学院30余位学生代表与学院相关老师召开了师生座谈会,就教学培养提升优化问题进行了交流。
    同学们认为学院结合产业及IT人才发展的培养体系非常独特,肯定了聘请企业教授、国内外研究院所、大学教授进行授课的多层次多方面对外合作的教学模式,并就硬件资源的利用、网络平台完善、IT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时间的安排、研究课题的参与、管理人文类课程的增加等问题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热烈讨论圆满结束,与会师生对我院前景充满希望,一致认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坚持教学相长,相辅相成,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获得双赢。

    与QAI合作建立资质认证考试中心,促进学位教育与职业资质认证接轨

    2009年4月8日,QAI(Quality Assurance Institute)资质认证考试中心在计算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QAI在北京建立的首家考试认证中心。QAI是全球第二大软件过程改进服务组织,在软件工程和管理领域具有丰富咨询与实践经验。
    双方首先在软件质量分析师(CSQA)认证、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CSTE)两个方面开展合作。计算学院软件工程领域学生如果申请这两个认证中任何一个,不但可以享受优惠的认证费用,而且可以通过双方的互认课程减少认证环节和模块。通过QAI培训认证的学员在达到计算与通信工程入学要求后,可以获得计算与通信工程相应的免修课程及学费优惠。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 供稿)

    责任编辑:脱畅